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3|回复: 2

悦秋堂时事点:《我的祖国》在香港大学引共鸣令人感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0 0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应香港大学邀请赴香港大学演讲引发了大家广泛和持续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讲座是由香港媒体与香港大学合作推出的“大学问”系列之一,龙应台演讲的主题是“一首歌,一个时代”。

  据环球时报引述台湾“中央社”17日的报道,龙应台在演讲中表示“一首歌能够经历数十年依然不被忘记,是因为它是时代、是历史,更是每一个人的回忆与安慰”,接着提问台下听众“你们的启蒙歌是哪一首”。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周伟立发言说,“我想起进大学的时候,很多师兄带我们唱的《我的祖国》”。龙应台反问道,“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她的话刚讲完,场上多人开始合唱。

  这个场面令人动容。许多大陆网民看到上传到网络的这段视频,表示自己要感动得哭了,有人说“爱国港人还是占大多数”。

  这让人想起前段“青年新政”候任议员梁颂恒和游蕙祯在“港独宣誓”和“宣誓辱国”后激起的全社会的公愤。香港50个团体组成了“反港独撑释法大联盟”,数万市民群情激昂,高喊着“反港独、撑释法”的口号,挥舞着手中写有“人大释法为国为港”“维护一国两制捍卫国家尊严”“驱除港独”“谴责分裂保卫法治”等表达对港独分子撕裂香港社会,破坏香港稳定的诉求。

  还有2014年10月以后的香港“占中”行动。当“占中”行动被爆接受美国人权组织“爱因斯坦研究所”培训指导,“占中”精英到挪威奥斯陆学习各种抗争策略,“占中”三子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涉嫌收取不明资金,推动“占中”行动后,香港人民感到非常震惊,香港掀起了“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联同巴士、小巴、的士及货柜车司机代表,齐声讨伐“占中”,控告“占中”着并向其索赔,184万香港市民签名谴责“占中”,150万市民签名反“占中”促还路于民的行动。

  这说明,香港的多数人是不愿意看到外部势力渗入香港任由港独势力祸害香港的,也不愿意看到西方通过离间香港分裂国家的,港独势力与“围堵”中国一脉相承,(参考《悦秋堂时事点:“港独”猖狂背后的那只黑手……》)这需要及时揭露西方插手香港事务的阴谋,还原事实真相,让大家及时看到港独的罪恶嘴脸,让香港人民把眼睛擦得雪亮,调动大多数港人共同反击这种行为,让香港爱国爱港的历史传统发扬光大。

  香港经历了一百余年的殖民地生涯,香港人民受尽了屈辱。英国殖民者统治香港期间镇压工人罢工,强制取消、关闭华人团体组织、递解香港爱国人士出境,强行关闭学校、殴打师生和记者……;香港也不缺乏爱国主义情操,在抗日战争期间,香港和海外华人一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相助,才完成了中国人民14年的艰苦的抗日大业。从港剧港影港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其一二。一剧《霍元甲》,可谓万人空巷,一曲《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可谓风靡大江南北,这些,曾激起多少爱国情绪,使多少人立志要中华崛起。

  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在外流浪了150余年最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七子之歌》中除台湾外均已回归,“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一国两制”的大业已经实现,振兴中华的愿望业已梦想成真。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强国之林。

  但是,应该承认,香港一部分人并不认同。这就成为被外部势力分裂祖国利用的工具,悦秋堂认为,这无疑与香港的教育有关系。

  香港目前的国家认同意识的教育令人堪忧。没回归以前的香港学生学的知识大都是大英帝国背景下的殖民史教材。在科学、自由等多元化包装下宣扬的“殖民主义”“亡国奴”精神正毒害着香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很显然,教材的导向和价值观、是非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香港学生目前的国家归属感薄弱的原因所在。因此,他们至今还一直不把自己“中国人”,把大陆上的中国人叫做“大陆人”,更有甚者,据媒体报道,香港现在有的小朋友甚至都不知道有“中国”这个词(参考《悦秋堂时事点:香港“占中”应反思香港的“奴化”教育》)。

  鉴于此,悦秋堂认为,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香港澳门要改变原来港英政府和葡澳政府提供的教材和教育模式,把国家认同教育要写入学校的历史、地理课本,香港澳门的历史地理要把整个中国历史和地理作为大背景整合起来。

  二、加强“国耻”教育。要把1840年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以及西方列强与大清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作为重要反面教材,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是非观,即所谓的“知耻而后勇”。

  三、加强内地和港澳台的文化教育交流,多开展像这次香港大学邀请作家龙应台的这些讲座,唤起港澳台人们内心深处对国家的爱,有爱就要说出来,有爱就要唱出来,以激发更多的人热爱国家,增加港澳台青年的自我认同意识和国家的归属感。

  悦秋堂最后用打油诗作结此篇:

  《我的祖国》引共鸣,
  港大回响令感动。
  国家认同仍需力,
  教育放在重中重。

  悦秋堂2016.12.20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0 1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一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20 19: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爱国教育一刻不能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30 , Processed in 0.1876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