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5|回复: 0

冉学东:上海某国有行分行走了800人 是因为银行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9 19: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在2016财经战略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透露:“今年上半年到上海调研,上海一个国有大行的分行跟我们说,这个行在上海最近几年流失了800个人才。我说你们一共有多少员工,他说3000人。”

  这个离职数据的确有些让人吃惊,更何况,通常这些离开的人都是有本事的、有渠道的、有资源的……,不仅仅是银行业,金融监管业也时常爆出人才流失的消息,银行业作为金饭碗,向来是稳定、高薪的代名词,现在却出现如此明显的离职潮,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不能简单以通常的待遇低,体制不活、职业前途等等说法解释,即使银行业最近几年盈利增速有所下滑,但是盈利还是增长的,其盈利在所有行业中的占比也是最高的,银行业员工的工资肯定也是行业中属于高的那一层次;最近几年银行业其实竞争还是挺激烈的,员工激励也很灵活,员工晋深通道也不比往常那样单一,银行业向来就是年轻人职业发展向往的地方,其实最近几年也是如此。

  由此,作为职业选择方向,银行业其实变化不大,变化的是整个金融业。至少在2010年以前,在整个金融业里,银行业的员工收入水平是最高的,其他比如证券、期货、信托、融资租赁和保险等等都远远不能跟银行业相比。有些行业比如证券业,市场好的时候偶然也能超过银行业,但是差距也不是很大,而且持续性不强,大多数年份都不如银行业。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9年政府推出四万亿刺激,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行业开始跨越式发展,大量资金投入这些行业,与此同时银行业的贷款也开始大量投入,这一段是银行业盈利增速的最高点,银行业员工的收入也增速非常快。

  此后由于对房地产的泡沫化担忧,以及地方政府融资的高债务,政府开始控制这些行业的融资,银行业的贷款也变得谨慎。但是由于要稳定经济增长,央行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的流动性泛滥无处可去,为了规避监管,于是银行业开始和信托合作,推出银信合作,其实就是银行把信贷资金挪到表外,借住信托公司作为通道,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以获得超额收益。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信托公司走的只是通道,收费也低,但是由于他们成本低,员工少,盈利水平相当可观。信托公司员工平均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有些甚至拿到千万收入,信托公司的资产也开始大规模扩张,很快超过保险业,成为中国金融业第二大行业。

  信托公司的经营红红火火,银行业也跟着沾光,但是市场上对这种规避监管,扰乱宏观调控并孕育一定风险的经营行为已经颇有微词,在加上此后出现了几单违约的业务,监管开始不得不对信托行业进行限制,比如叫停银证合作。但是由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资金饥渴,信托公司仍然能从其他渠道筹集到资金,而资金又是泛滥的,于是信托公司的经营仍然是红红火火。

  而这个时候最苦的是证券业,由于市场一直处于熊市,证券业和公募基金业收入都很低,流动性泛滥其实是资产管理行业的一大契机,从2012年开始证券监管机构开始放行券商资管产品,可以投入到房地产和基础设施行业,并且与此同时基金子公司也开始设立,其实充当的也是通道业务,于是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券商理财产品和基金子公司进入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券商和基金子公司资产规模可谓瞬间扩大,有些券商资产在半年扩张到十几个亿。这个政策一下子就把证券行业给救活了,员工收入开始大幅增加。

  在此过程中,融资租赁行业和四大AMC也加入这个队伍,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进行资产管理或者提供融资服务,四大AMC在监管的帮助下获得金融全牌照,个个都是金融控股集团,市场的资金很廉价,筹集资金后投入到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行业,就能获得高额收益。然后这两个行业利润也开始大增,到处是员工收入大增的神话。

  最后终于到了保险业,保险业前几年被信托业所超越,可谓一个“耻辱”。保监会也是在证券业放松之后,开始给保险业松绑,也是大约在2012年,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可以直接投资实体企业。于是保险保费开始大增,保险业也开始了基础设施的投资。直到从去年开始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搅动全国舆论大潮的宝能之争的万能险,大家才知道保险业一夜之间突然这么牛气。原因在哪里,原因在监管套利。

  货币宽松,流动性泛滥,目前银行的理财资金已经达到26万亿,这部分资金就像一阵飓风,在金融企业掀起了阵阵波涛,让财富之水,从银行业开始流到信托业、再流到证券业、基金业、融资租赁业、资产管理业,最后流到了保险业。

  而银行业的人才流动大致也是沿着这个逻辑走,尽管银行业的收入大体还不错,但目前已经无法跟信托、融资租赁、基金、资产管理和保险业相提并论,那么人才就会选择跳槽。

  所以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为金融监管业和银行业的人才流动杞人忧天,这本来就是金融变化的自然过程,而且金融的流动有利于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只是需要警惕的是,过于泛滥的流动性会给金融业带来风险,目前这个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08:25 , Processed in 0.3595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